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把身边的人都看做魔鬼,那么你自己就是身处地狱;如果你把身边的人都当成天使,那么你就是把自己置身天堂。
所以,如果你把用户都看成爱占便宜的人,那么你就是一个**,不要指望消费者对你产生感情。相反,如果你把消费者当成恋人,那么她一定会和你结(kou)婚(bei) 生(chuan)子(bo),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其实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人都有一个“衣锦还乡”的梦,希翼自己功成名就的站在自己父母家人面前,让他们绽露骄傲的笑容。但是却并不是所有人到年底都能实现这样的梦,甚至大多数人到年底还会有“年关难过”的心理。钱没赚到太多,工作进步不大,男/女朋友没着落。。。。。。自己其实都没事儿,也能扛得住。 但是却不希翼自己日渐年迈的父母看到自己这个失落的模样。针对于此,企业实际大有文章可做。


就拿大家去年做的“伊视可之衣镜还乡”营销活动举例。这个案例和京东的“痛点营销”不同之初在于,大家更加注重受众的情怀共鸣。
首先,要把消费者置入到自己熟悉场景中。
大家应该都听过王宝强唱的一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歌,这首歌当年之所以火,就是因为歌词激起来许多人的共鸣:“怀揣着理想,在外闯荡。酸甜苦辣不愿对人讲。经历风雨才知生命的荣光。。。。。。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精彩中也有许多无奈,转眼一年又一年,我不知道是否混出了模样?”其实,这是大多数在外闯荡的人的心里话,所以一开始,用这个题材制作的手机端滑屏内容就以平均每天数万人次的转发率被广泛传播。


其次,帮用户解决问题。
年底回家过年,其实就是为了看看父母和被父母看看。每个人都希翼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所以在手机端滑屏内容接下来的部分,做了一个回家过年,会让父母感到骄傲的攻略:
第一,要让父母看到一个白白胖胖的自己。所以回家前一个月要提高伙食费,每天花至少60元在伙食上,目的是把自己养胖,好让父母觉得子女在外,生活过的不错(至于减肥,过完年再说)。花费是60元×30天=1800元;
第二,要让父母看到自己在长大了,成熟了。所以要买一身看起来正式点的衣服(多数父母并不希翼自己的子女穿的花里胡哨,会有学坏的嫌疑)。让父母开心的感觉自己孩子长大了、成熟了。花费预算是1200元;


第三,要让父母看到自己在外面是受人尊重,而且是有地位的。所以要在伊视可网站上参加“衣镜还乡”的活动,花19元的过年价,拍一付B格很高的眼镜,然后由验光车上门为自己用地道英伦式的服务来一次验光配眼镜。当然,服务时一定要拍照和录下小视频,回家秀给父母亲,让二老知道他们的儿女在外面已经混出了模样,已经可以享受VIP式的****了。
最后,就是一个活动的入口页面,目的和京东一样,为的是第一时间抓住目标受众。
从这个案例大家不难看出,一个19元卖眼镜的低价活动被搞如此煽情,貌似一切都是为了父母大人。短期目标不言而喻,而长期目标则是紧紧抓住了“亲情传播”这一环,后面的转化策略,你懂得。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新年营销如果只顾着眼前简单粗暴的促销,而忽略远期目标,那只能说是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新年营销可以使用的策略,一定不止“痛点营销”和“情怀营销”这两招。那么接下来的新年营销大作,就由各位大神分头去写吧?!
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
上一篇:2016新年痛点营销法
下一篇:自我营销的三个关键点